
配资之家网
一间大学宿舍,因一方屏幕连接,可能悄然间涌入数万“隐形室友”。当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宿舍作为“主战场”,投身直播浪潮。其不分场合、不分音量、不分昼夜的直播方式,不仅干扰了他人的正常作息,也让舍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

网络上,关于宿舍直播的质疑和吐槽层出不穷。如有网友指出,宿舍里的“直播姐”总在深夜开播,吵闹的音乐、刺眼的特效让人无法入眠,自己出言提醒反被骂多管闲事;有网友表示,室友为了丰富自己的直播内容,会将同学的个人隐私编成段子,添油加醋地讲出来,让人觉得被深深冒犯;还有网友抱怨,直播摄像头正对自己的床铺,自己回到宿舍后也必须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事后提起却被一笑置之。当然,也有不少网友反对一刀切式的简单处理,认为网络直播是一个很好的才艺展示平台,“宿舍直播”体现的是当代年轻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不应被强行扼杀,而应以教育、规则合理引导,让更多优秀的年轻人被大众看到。
细细分析,宿舍直播之所以如此火爆,其背后主要有着三重驱动力。
其一为环境所趋,直播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其提供了广阔舞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网络表演行业市场营收规模达2126.4亿元,同比上涨1.5%。随着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事网络主播这一职业。据了解,截至2025年5月末,中国网络表演行业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近1.93亿个,同比增长约7.2%。
由于网络直播行业门槛低、灵活性高、发展前景广阔,对大学生而言同样极具吸引力。他们以宿舍为基地,或分享学习经验,或展示歌舞才艺,通过直播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关注度。此外,大学阶段正值年轻人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被看见和被认可,网络直播也为他们提供了一条寻求社会认同的新途径。
其二为利益所趋,“一夜暴富”的梦想让学生主播逐渐迷失。少数头部主播“一夜爆红”“日进斗金”的成功案例,对尚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他们以这些“成功人士”为偶像,不惜牺牲学习时间、休息时间,渴望早日实现所谓的“财富自由”。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往往会让这些大学生主播逐渐迷惘,找不到人生前进的方向。
其三是管理滞后,宿舍直播既“不好管”也“管不住”。面对“宿舍直播”这一新鲜事物,宿舍管理条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据了解,眼下多数高校的校规与宿管条例中,并未明确禁止或规范在宿舍直播的行为,使其长期处于校园管理的“灰色地带”,辅导员往往难以直接干预。当同宿舍的其他学生因直播不堪其扰时,常常面临投诉无门的尴尬困境,最终只能选择在社交媒体发帖吐槽,或是直接搬走了事,更为严重的则可能演化为校园暴力事件。
在笔者看来,大学宿舍是集体共享的休息空间,而不是个人才艺展示的舞台秀场。唯有高校、平台和个人三方共同发力,才能在这股流量大潮中守住集体生活的尊严底线。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应主动承担起监管之责,在校规校纪、宿舍管理条例等规范中明确具体的管理与惩处措施,界定直播行为的刚性边界。同时,帮助学生理性看待流量与“网红”热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观念,明晰镜头前后的伦理底线;从平台的角度来说,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莫以“宿舍直播”等字眼为噱头炒作流量,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主播,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不良内容的传播;从学生个人的角度来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明确区分公私领域界限,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提前规划开播时间,避开中午、夜晚等集中休息时段;直播时悬挂遮挡帘、佩戴耳机等,尽量减少对他人的干扰。
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型创业尝试,大学生宿舍直播为追逐梦想、渴望认同的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但在这一过程中,绝不应忽视对他人的尊重和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只有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才能真正实现双赢的局面。(文/薛海文)
配资之家网
满盈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