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炼钢和连铸生产技术五个发展趋势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8-26 分类:
  据报道,关于炼钢和连铸生产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国金属学会和钢铁研究总院的专家苏天森、刘浏等专家做了展望。专家认为,其总的是要朝高效、优质、低耗的方向发展,主要趋势有下述几个方面:   一是开发转炉少渣冶炼技术。我国钢铁产量迅猛增长,必然会受到资源、能源和环境的限制。研究开发各种炼铁技术,将会缓解国内铁矿资源紧张的情况。转炉采用少渣冶炼工艺,可显著提高金属回收率,降低铁水消耗。有关专家强调指出,少渣冶炼的基础不仅要求炼铁精料,提供低硅铁水,而且要求炼钢厂全面进行铁水预处理,尤其是提高铁水“三脱”比例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亦是优化连铸生产的迫切需要。这一工艺目前在日本己很成熟,我国应加快研究与发展。少渣炼钢对钢的质量与降低消耗也是有利的,如何与溅渣复吹长寿的要求相协调也需要认真研究。   二是全面发展转炉高效吹炼技术。其主要途径有三:首先是提高供氧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是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最主要的手段。日本转炉厂采用“三脱”铁水炼钢后;大力开发高效转炉生产技术,将转炉供氧强度提高到5立方米/吨·分,吹氧时间缩短到9分钟,冶炼周期20分钟。其1座转炉可达到2座传统转炉的产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其次是提高吹炼终点动态控制精度。终点控制是炼钢操作的技术关键。现在,国内绝大多数钢铁厂的转炉或电炉均采用人工经验控制,效率低,稳定性差,无法满足洁净钢或高品质钢生产的质量要求。为此,应尽快采取措施,提高炼钢终点的自动控制水平。欧洲钢铁厂大量采用的炉气分析动态控制技术,已引起我国多家转炉厂的重视,应加快推进。再次是全面研究溅渣条件下的全程复吹技术。要在不同吨位的转炉中,全面研究溅渣条件下的全程复吹技术,既强化冶炼、提高效率,又保证质量、降低消耗。   三是应考虑有关的技术发展方向问题。应认真考虑在优化与提高铁水预处理、钢水精炼数量和水平的基础上,转炉冶炼优质钢、合金钢和降低成本的技术发展方向问题。其关键是要解决稳定性的问题。        四是积权推广电炉综合节能工艺技术。电炉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仍然是努力提高冶炼强度,缩短冶炼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其具体内容包括:强化和优化电炉供氧技术,优化电炉底吹工艺,提高化学能输入比例;采用铁水热装工艺的电炉厂应改进氧枪结构,提高用氧效率,探索优化铁水供应比例,做到既降低电耗又缩短冶炼周期;尽快采取措施回收电炉烟气的余热,预热废钢或生产高压蒸汽供VD炉使用。   五是继续优化高效连铸和近终形连持技术。我国近年来连铸生产飞速发展,但连铸生产技术的发展仍然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推动钢铁科技进步最重要的动力。我们必须继续抓好高效连铸和近终形连铸的各项技术创新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有:努力发展电磁连铸技术,开发接近凝固温度、高均质、高等轴晶比的优化浇铸技术,全面推进全数字化控制技术和大力改进薄板坯连铸、实现薄带连铸产业化等四个方面。